金屬成型是工業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工藝,但是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金屬成型設備廠家今天就來簡單說說金屬成型的原理。
1.金屬液態到固態的現象:結晶,溶溶質的傳遞,凝固,晶體長大,氣體析出,氣孔的形成,非金屬雜質形成夾渣金屬體積的變化。
2.鑄件凝固方式:逐層凝固方式(隨著溫度的下降,固體層不斷加厚,逐步到達鑄件中心),體積凝固方式(鑄件凝固的某一段時間內,其凝固區域在某一時刻貫穿整個鑄件斷面是,則在凝固區域里既有已結晶的晶體也有未凝固的液體),中間凝固方式(鑄件斷面溫度梯度較大,鑄件斷面上的凝固區域寬度介于前面二者之間):
3.什么是溶質再分配及其影響P43溶質再分配:從形核開始直到結晶完畢,在整個過程中,固、液兩相內部將不斷進行著溶質元素的重新分布的過程。影響:對結晶過程影響宏觀及微觀成分偏析現象、晶體的生長形態、組織分布及氣孔、裂紋、縮松縮孔等諸多方面,從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合金材料的各種性能。
4.研究鑄件溫度場的方法:實測法,數學解析法,數值模擬法。
5.過冷的兩種方式熱過冷:僅由熔體實際溫度分布所決定的過冷狀態。成分過冷:由溶質再分配導致界面前方熔體成分及其凝固溫度發生變化而引起的過冷。
熱過冷和成分過冷之間的根本區別是前者僅受傳熱過程控制,后者則同時受傳熱過程和傳質過程制約。在晶體生長過程中,界面前方的熱過冷只不過是成分過冷在C0=0時的一個特例,兩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它們對晶體生長過程的影響也相同。
6. 充型的影響及因素充型能力:液態金屬充滿鑄型型腔,獲得形狀完整,輪廓清晰的鑄件的能力。
液態金屬的充型能力首先取決于金屬本身的流動能力(流動性)同時又受外界條件,如鑄型性質,澆注條件,鑄件結構等的影響。流動性:鑄造性能之一,與金屬的成分、溫度、雜質含量及其物理性質有關。